党群工作

纪委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群工作 -> 纪委工作 -> 正文

金子沱里的红色印记

作者:编辑:外围买球app十大平台 审核: 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11月21日


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重庆篇章。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和发展,无数战斗在这里的革命先辈不畏牺牲、挺身而出;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平凡英雄默默奉献、砥砺前行。他们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共同铸就起中华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廉政教育的生动教材,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开创重庆各项事业新局面。

金子沱里的红色印记

1948年8月下旬,为支持和策应全国解放战争,时任中共川东临委书记的王璞,与陈伯纯等地下党人一道,在合川金子沱发动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转战合川、武胜、南充、岳池、蓬溪等地,在国统区“后院”点燃了一把“大火”,不仅震惊了重庆,还惊动了南京“总统府”,让原本准备调出四川打内战的部分国民党主力军队留在了四川,从而减轻了解放军在正面战场的压力,为赢得解放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金子沱武装起义纪念碑

从1942年至1948年,在金子沱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工作的党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100多人。以王璞、陈伯纯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优良的作风和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为党在川东地区的革命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政委王璞:克己奉公 组织武装起义

“与其被特务抓捕,不如主动地提前搞武装起义!”“坐以待毙,不如武装自卫!”……1948年8月21日晚,王璞连夜前往金子沱召开紧急会议并发出起义号召,会议决定成立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四支队,由陈伯纯任司令员,王璞兼任政委,确定了起义日期等事宜。

                           

王璞(1917-1948)

为组织发动武装起义、推动革命事业,王璞常年奔走于川东各地农村场镇,始终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与他们关系十分融洽。他不顾自身安危,哪怕路上敌人盘查得再严、山路再险峻再崎岖,他都是常年亲自在外勘察地形、选择据点,发动群众、指导工作。在王璞等人的不懈努力下,几年间川东临委先后在上川东地区的多个县域范围建立了县级工作委员会10个。平日里,王璞十分俭省,穿着非常朴素,总是一身粗布衣服,完全一副农民打扮,毫无领导架子。他不仅在生活中节衣缩食,对党组织经费也是精打细算。在保管经费期间,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乱花公家一分钱,账目清晰明了,不仅没有超支,还节约出来一大笔。为支持即将发动的金子沱武装起义,他在同志们的帮助和掩护下,出面组织党员及统战人士,为武装起义筹集经费。在当时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王璞还向组织上交了长期积蓄的一大笔经费,这已是十分不易。

                           

金子沱武装起义司令部旧址

8月25日,金子沱武装起义爆发,反动派随即组织军警疯狂围剿。随后数日间,王璞率领起义队伍多次击退反动军警的围追堵截。面对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缺水、缺粮、缺弹药的不利形势,起义军决定突围转移。在突围过程中,王璞不幸中弹牺牲;各路队伍则被敌军分散包围,不得不化整为零分散隐蔽,起义最终失败。王璞牺牲后,起义军因被敌人重重包围只得将其遗体暂时安放一岩洞内。后来,敌人发现王璞的遗体,将其头颅割下挂在石盘乡上场口的杨槐树上示众。群众们悲痛万分,三天后悄悄地将他的遗体就近掩埋。


王璞曾在一首题为《述志》的诗里这样写道:


磨光宝剑莫踟蹰,自有通身血似珠。

顺乎人间除黑暗,翻身世道扫崎岖。

伤心不算英雄汉,为己何为大丈夫!

冲冠一怒为天下,纵马冲锋正此时。


司令员陈伯纯:一心为公  凝聚武装力量

1944年冬,受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遣,陈伯纯回到老家金子沱作长期埋伏,建立“两面政权”,并担任金子乡乡长。陈伯纯群众基础扎实,深受当地老百姓爱戴。经过多年酝酿,金子沱的干部培养、武装力量及统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武装起义的条件基本成熟。

                           

陈伯纯(1919—2008)

起义前夕,陈伯纯积极动员自己的亲属及族人捐款捐物支持革命,其母杨思荻响应号召率先捐出300石黄谷支持儿子闹革命,其他陈姓族人也纷纷捐粮、捐款、捐布匹。这一举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一心为公的鲜明政治品格,在当地乃至川东地区被传为佳话。正是由于陈伯纯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在广大老百姓中树立了很好的公信力,金子沱人民才愿意纷纷响应,为武装起义捐款捐物,甚至直接跟着他参加起义,在家的妇女老人们则为起义军做子弹袋、准备医用绷带等。整个金子沱及周边地区,到了即将秋收之时,很多群众同时在家里暗中备战,支持武装起义。

                           

陈伯纯(前排左一)与参加金子沱武装起义的部分老同志合影。

陈伯纯是武装起义中出色的领导人之一,他也因此被国民党反动派列为重点缉拿的“匪首”,不仅登报通缉,还多次悬赏要他的人头。他为人向来十分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也不在别人面前夸耀、标榜自己,总是以鲁迅先生的名言“我以我血荐轩辕”不断激励和要求自己。陈伯纯一生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与得失,一心扑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其作为华蓥山游击纵队司令员的传奇身份,直到他逝世后才被媒体广泛公开报道。


党员熊嘉陵:用银戒指抵付伙食费

1947年底,唐荣华、陈克明、胡绍清、熊嘉陵等30余名共产党员,组成脱产武工队。他们深入村镇、扎根基层,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时时为群众着想,处处维护群众利益,深得当地老百姓的拥护。


武工队员熊嘉陵在执行任务时,住在群众黎全福家,在离开前准备付伙食费时,却不料身无分文。为严格遵守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他毫不犹豫地摘下手上的一枚银戒指,递到黎全福手上:“黎大哥,我实在没钱付你的伙食费,这个银戒指就抵给你,等革命胜利了,会有人来赎的!”黎全福再三推辞,依然被熊嘉陵把戒指硬塞到自己手里。

                           

作为伙食费的银戒指,上刻有“熊嘉陵”印记

武工队爱护群众、保护群众,群众也爱护武工队员。一日中午,几名武工队员到钱塘一带执行任务后,来到关山顶上的一农民家中休息。武工队刚刚落脚,一队军警突然直奔关山顶而来。农家主人当即打烂自家后墙,让武工队员沿着屋后从山顶撤退。随后,分散撤退的武工队员又转移到附近的肖显名家。“同志们,我家实在没有藏身的地方,你们就躲在我家床上去吧!”肖显名家仅有一间房子,为了掩护武工队,他让所有武工队员挤上自家唯一的一张床上,并用蚊帐罩着,一直隐蔽到天黑安全撤退。

事后,当武工队领导张伦、陈自强前去感谢提供帮助的群众时,这些群众则说:“你们武工队把我们当自己人,从不亏欠我们,特别是那个熊嘉陵兄弟,他用自己的银戒指抵付伙食费,在金子、钱塘一带都传遍了,我们要是不帮武工队的忙,就是我们不对了。”

1948年8月,熊嘉陵参加了金子沱武装起义暨华蓥山联合大起义,起义失败后转移至重庆。1949年3月,熊嘉陵在合川老家被捕,面对反动派的威逼利诱,他坚决不从,于当年5月被敌人杀害,壮烈牺牲。


党员张伦:脱掉书生气

多沾一些“泥土味”

1946年9月,地下党员张伦受中共中央南方局派遣,从南岸清水溪开智小学来到合川金子沱,一边在金子小学教书,一边与中共金子沱党支部书记刘石泉一道深入农村发动群众。为了褪掉身上的书生气,让自己多沾一些“泥土味”,便于与群众打交道,张伦时常利用课余时间,光着膀子与当地农民一起参加劳动,挑水、挑粪、犁田、打耙、施肥、种菜、抬石头……很快脚上便磨出了水泡,肩上也磨掉了一层皮。没多久,张伦全身就被晒得黑黢黢的,看上去与乡下农民没什么两样。

                           

张伦(1915-1948)

为进一步接触和深入群众,张伦趁学校放假之机,悄悄前往武胜县真静乡的一个绅粮家帮“丘二”。在帮工期间,张伦与其他“丘二”一起下地干农活,一起聊天扯拉家常;遇上重活他总是抢着干,到分工钱的时候,却总要多让一些给别的“丘二”。干活之余,他还教其他“丘二”认字、学文化,为帮工的同伴们讲述一些浅显易懂的革命道理。就这样,吃苦耐劳的张伦,结交了一大批农民朋友,大家都亲近他、尊重他,认可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弟兄。张伦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群众基础与丰富的地下斗争经验,并出任了金子沱武工队指导员。

起义失败后,张伦前往江北县明月乡,受命潜伏进入县自卫警察总队第一中队做策反工作。1948年10月24日,因被叛徒出卖被捕,翌日深夜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明月乡雨台山下,牺牲时年仅33岁。


党员彭灿碧:一针一线 绣制起义军旗

1943年,金子乡成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理念吸引了年轻的彭灿碧,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她很快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她每天晚上都去夜校讲课,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参与革命斗争。1947年6月,金子乡农会总会正式成立,彭灿碧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三抗队”(抗丁、抗粮、抗捐)和“武工队”的工作当中。

                           

彭灿碧(1918-1949)

1948年8月20日上午,得知金子沱即将发动武装起义,已经担任古城支部书记的彭灿碧专程赶往金子沱,将一面红旗送到王璞、陈伯纯等起义领导人面前。她十分动情地鼓励大家:“马上就要武装起义了,愿这面鲜红的战旗,跟随同志们英勇杀敌!愿我们的武装起义取得伟大胜利!”在这面鲜红的旗帜上,绣有红星、镰刀、斧头图案和“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四支队”番号。这是她一针一线,花了大量心血亲手绣制而成的金子沱武装起义军旗,更是她内心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由衷体现!

武装起义正式打响后,彭灿碧化装成农村妇女,不顾敌人“围剿”的危险,日夜兼程地把筹集到的所有物资运送到起义前线。起义失败后,党组织将彭灿碧转移至重庆。不久,她又两次奉命潜回合川,转移在起义中受伤的同志,为下一次武装起义做好准备工作。而此时的彭灿碧,虽已怀孕在身,却仍然义无反顾挺着大肚子潜回金子沱,不料却因叛徒出卖而被捕。

敌人妄图从彭灿碧口中挖出一些情报,毫无人性地对这名孕妇使用了各种酷刑。彭灿碧以一名共产党员的钢铁意志,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没有向敌人吐露半个字。1949年11月27日深夜,解放重庆的炮声已在城外隆隆作响,国民党反动派狗急跳墙,对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实施了血腥的集体大屠杀,年仅31岁的彭灿碧和她不满1岁的女儿“苏菲亚”(小说《红岩》中“监狱之花”的原型之一)在屠杀中壮烈牺牲!

                           

金子沱武装起义雕塑

青山巍峨埋忠骨,红色丰碑永不朽。金子沱的共产党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撼天动地的英雄壮歌,用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铸就了不朽的金子沱革命精神。如今,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金子沱武装起义纪念碑上,如金子沱的名字和嘉陵江的江水一样熠熠生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Baidu
sogou